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中共沈阳市委党校紧紧围绕《中国共产党党校(行政学院)工作条例》要求,坚持党校姓党,扎实深入开展党性教育,不断创新教学模式。在综合运用讲授式、研讨式、案例式、模拟式、体验式教学方式基础上,结合沈阳英雄城市特点,自2020年以来,相继推出“劳模精神”“企业家精神”和“追寻红色足迹,绽放信仰光芒”三个主题系列访谈课,集讲授式教学、正面典型示范教学、互动式教学的优势于一体。通过对英模的访谈,让学员参与到受邀嘉宾的故事当中,从聆听者变成发声者,更好地激发了学员的热情和感悟,增强了党性教育的实效性、针对性和感召力。
找准定位,三大主题促振兴。做好访谈式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定位。首先,在形式上,访谈式教学,既不是一味地访谈,也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,而是把两者有机结合。集中了访谈生动活泼,感染力强和讲授式教学观点明确、逻辑清晰的优势,特别是主持老师在访谈中的点评,理论上的总结、提升,使学员们对党的理想、信念和宗旨意识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,避免了单一讲授式教学,可能出现的学员“听不进、坐不住”的现象,也避免了纯访谈形式“当时心潮澎湃,过后基本白白”的弊端。其次,在内容上,紧紧围绕党性教育在坚定四个自信上下功夫,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,学懂弄通党坚守初心使命的执着奋斗,学懂弄通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,学懂弄通以史为鉴、开创未来的重要要求,结合沈阳城市精神和振兴发展的实际,确立了“劳模精神”“企业家精神”和“追寻红色足迹,绽放信仰光芒”三大访谈主题。用革命先烈后代讲述先辈的事迹和身边人、身边事来教育学员,让党性教育看得见、摸得着,更具体、更实在、更管用,进而达到春风化雨的目的。
选准对象,英模事迹铸党魂。对于学员来说,访谈嘉宾就是示范人物,嘉宾的选择是访谈课成功与否的关键。示范人物要具有代表性、典型性,人物事迹要催人泪下,鼓舞人心,具有时代意义。
追寻红色足迹,绽放信仰光芒这一主题的访谈嘉宾都是革命烈士的后代,沈阳市委党校先后邀请李大钊之孙李健生、中国共产党隐蔽战线杰出战士刘光典之子刘玉平、抗联英雄李兆麟之女张卓亚、来到党校课堂,为学员面对面讲述英雄短暂而光辉的一生,红色基因如血脉在党校绵绵赓续,初心使命如溪流在学员心中缓缓流淌;企业家精神系列的首个访谈嘉宾是沈阳两个老字号——“八王寺汽水”“老龙口白酒”的传承人——沈阳八王寺饮料有限公司、沈阳天江老龙口酿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秀实。他的讲述再现了沈阳老字号“起死回生”的艰难历程和民营企业家的胆识、志气、智慧与情怀。对如何“如何理解企业家精神”“如何做好‘三篇大文章’”“如何提高民企的党建引领能力”等问题作出了生动回答;劳模精神系列访谈,没有停留在对劳模个人事迹的宣讲,而是把点落在劳模精神的继承与发扬,与沈阳工业文化、长子情怀相呼应。邀请了中航航发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劳模班组“郭维林班”第二任班长郭维林和第三任班长张树文,沈阳燃气集团有限公司燃气管网抢修中心副主任、全国劳动模范焦万胜,三位劳模用自己感人的事例,对劳模精神的内涵与传承做了具体的诠释,爱岗敬业、争创一流、艰苦奋斗、勇于创新、淡泊名利、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党校的课堂上生根发芽,落地开花。与英雄模范面对面的方式深深触动了学员心灵,产生共鸣。通过典型带动、示范引导,让党员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将感性的体验升华成为理性的认识,激发内在动力,深化情感认同、理性思考和行动自觉,真正达到触及思想、震撼心灵,由“感动一阵子”上升到“铭记一辈子”。
把控节奏,党性教育求实效。访谈式教学要求主持老师有很强的驾驭全局把控节奏的能力。这种能力的获得需要熟悉了解嘉宾和大量细致的课前准备。既要引导访谈嘉宾,调动参与的热情,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所思、所想、所为,还要把握好时间和党性教育主旨、主题,突出亮点特色。同时又要对滔滔不绝容易跑偏的嘉宾及时介入“纠偏”,做出简洁明了的小结,引导学员深入思考,做到内化于心,外化于形。老师前期要做足功课,先学一步,深学一步。除了学习访谈嘉宾的事迹材料,更多的是与他们充分交流、沟通,深入挖掘并尽可能多地掌握第一手素材,只有这样,才能在访谈过程中从容不迫,不会出现冷场。还要根据嘉宾的特点和课程的重点巧妙设计问题,紧扣主题,显现彼此的默契。
沈阳市委党校经过两年多的探索,访谈式教学已经成为党性教育最生动的教材,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名片和沈阳城市精神中最具时代感的价值高地。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模式,推动党性教育与悟思想、干实事的统一,做到精准有效、生动鲜活,让广大学员增长智慧、增进团结、增加信心、增强斗志。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、举措和成效,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,为沈阳振兴突破,勇当思想先锋提供精神动力和智慧源泉。
主办单位:中共沈阳市委党校 版权所有:中共沈阳市委党校
地址:崇山西路4号 邮政编码:110036 辽 ICP备15002558号
技术支持单位:沈阳市大数据管理中心(沈阳市信息中心、沈阳市信用中心)